新闻详情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详情
全面复工、深度研发……张江跨国外企按下“加速键”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3日 来源:浦东发布公众号

 

文艺城市图案分割线

一座座工厂恢复机器运转,

一笔笔投资持续加码,

一个个新研发项目正在推进,

疫情的特殊时期,

浦东多家跨国外企的频繁动作

传递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

 

国内首个CMO基地产线

持续交付“中国研发”创新药

德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在张江拥有两座工厂。其中一家工厂负责分包的沐舒坦已被列为抗击疫情的急救物资,必须提前复工。在上海科创办的支持下,1月31日,该工厂率先复工,进入了全天候生产模式。

另一家生产基地内,中国首个委托专业合同生产企业生产上市的创新生物药——肿瘤抗体药物百泽安(通用名: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则从2月10日起就没有停过生产线。

得益于国内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生产与研发解绑,新药研发型中小企业可以委托生产)的推行,勃林格殷格翰这一投入1.5亿欧元的生产基地,率先成为了在华首个生物制药商业化合同生产(CMO)服务平台,成为了加快生物制药技术研发和转化的“关键撬动点”。

据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裁高齐飞(Felix Gutsche)透露,由该基地工厂生产的肿瘤抗体创新药第一批产品已顺利交付客户。“这是中国首个在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生产模式下,进行商业生产交付的生物制药产品。该新药的商业化生产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将有更多的生物创新产品从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源源不断供应给全球患者。”

2019年至2023年,勃林格殷格翰计划在中国增资1.74亿欧元,并已确定对生物制药基地进行产能扩容,预计扩建工程将于2020年底完工。

此外在疫情发生早期,位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的公司总部就宣布支持德国传染研究中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工作,开发针对该病毒的抗体。

高齐飞介绍,公司也计划与中国学术机构开展合作,以研究公司产品对新冠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探索解决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症问题。

 

在华21家工厂全面复工

推出抗疫防护新品

疫情是柄双刃剑,有眼光的外资企业更加看好中国市场,他们在产品研发上也正加码中国需求。

3月12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公布首批部分参展企业名单,霍尼韦尔赫然在列。在第二届进博会时,霍尼韦尔就将展位面积扩大了三倍,而今年的进博会,霍尼韦尔依旧信心满满,因为在“进博效应”下,该跨国企业在华业务的落地更加平稳。

在2019年进博会上,JetWave卫星通信系统在霍尼韦尔互联飞机展区首次亮相。此后借助进博会东风,霍尼韦尔积极推动这一技术在华落地,波音757 互联飞机搭载着JetWave卫星通信系统在中国完成了地面及飞行测试。这一里程碑式的行动正大大提升霍尼韦尔对中国机上高速卫星通信的支持业务。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张宇峰表示,“这次疫情让我们再次深刻理解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巨大影响,智能制造正在推动中国工业企业平稳复工,这也是霍尼韦尔在华21家工厂很早全面复工的重要因素。”

截至目前,霍尼韦尔在中国的11,000名员工无一感染。根据中国各地政府的相关规定,霍尼韦尔在华的21家工厂也已经全面复工。如在霍尼韦尔亚太总部的李冰路园区,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上海航电厂已经恢复产能,工厂主要负责航空电子的维修和辅助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交换业务,一如既往给航空公司提供各种所需的服务。

在疫情下,为了帮助客户更好更快地复工,霍尼韦尔还发布了红外热成像人体测温快速初筛解决方案,用科技赋能疫情防控,并推出了零售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优化零售环节,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与中国客户一起不畏艰难

坚定长期发展信心

疫情初期,罗氏制药的两款原研药被选为治疗新冠肺炎的急需用药,其张江工厂一直全力生产。

作为罗氏制药中国负责人,周虹也坚定地选择留在上海,和她的中国同事们站在一起。当得知很多肿瘤患者在疫情期间无法及时、持续接受治疗,这家肿瘤领域领头羊与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了公益项目。该项目覆盖350个城市的医药信息顾问,在家共抗疫情的同时,为肿瘤患者提供疫情期间的医院接诊信息、互联网医院信息、输注中心的信息等在内的实时医疗资讯。

“我们正携手各方积极探索创新解决方案,满足患者在特殊时期的未尽之需。”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虹表示,“虽然大家仍在战‘疫’,但国家药监局的审批速度却没有放缓,看到社会各界团结一心,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健康医疗领域不断摸索创新的决心,以及在中国长期发展和持续投资的信心。”

位于浦东张江的诺华上海园区及数个办公室已于2月10日复工并开放。同时,一项通过数字技术及社交化平台,在特殊时期为医患群体提供支持的行动也在进行,在两周内已快速对接京东健康、壹药网、健客3大电商平台,协助完成20余种药品上架。

中国市场对外企的吸引力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改变,浦东跨国外企复工复产的加速度,更体现了他们对长期发展中国市场的信心。

“从石化项目的智能控制、互联飞机、智能防疫到传感物联,霍尼韦尔正在通过一系列过硬的智能技术响应着客户的需求。对于我们而言,无论什么时候,客户始终是重中之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希望通过安全平稳恢复产能,能够和中国客户一起,不畏艰难,共创美好。”张宇峰说。

声明: 以上新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果存在知识产权相关异议,请联系58336316,本网站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