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子重离子治疗是国际领先的放射性治疗方法,自1954年在Berkeley患者首次接受质子治疗以来,至今已有上万例癌症患者接受治疗,该疗法被誉为“癌症终极克星”。
在2003年,我国开始筹建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备受医学界关注。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我国的质子重离子治疗现阶段发展到了什么水平?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临床应用有哪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国际上正处于怎样的发展环境?

本期Science Café特邀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常务副院长陆嘉德教授,在浦东国际人才港为大家分享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四年临床实践经验。
时间:2019年10月25日(周五)13:30—16:00
地点:浦东国际人才港(环科路999弄)5号楼三楼路演厅
活动日程:
13:30—13:40 参会签到
13:40—14:40 主讲报告
14:40—14:50 互动问答
14:50—15:00 冒泡时间
15:00—16:00 自由讨论
嘉宾简介:

陆嘉德教授,医学博士,肿瘤放射治疗学专家、复旦大学临床肿瘤学教授、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常务副院长。2014年2月回国至今出任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常务副院长。回国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副院长(科研),同时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主任、高级顾问医生,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放疗中心主任,Elekta亚洲鼻咽癌协作组主席等职务。2001年获北美放射医学会(RSNA)科研奖;2013年荣获上海科技国际合作奖;2016年获“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荣誉称号;2017年获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于国际主流科学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编写并由欧洲Springer出版集团出版了多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英文肿瘤学专著与教材,同时兼任多部肿瘤学丛书总主编和医学期刊主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包括英文版《肿瘤放射治疗使用指南》丛书、《医学影像学:肿瘤放射治疗学》丛书、《循证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放射治疗学杂志》和ChineseClinicalOncology即《中华临床肿瘤学》(境外英文国际杂志)。
轨交线路:轨交13号线学林路站3号口出
公交线路:
1、浦东58路,哥白尼路中科路站下车,步行约5分钟至人才港北门进;
2、南川线,哥白尼路华夏中路站下车,步行约10分钟至人才港南门进。
自驾停车指引图

想要了解更多活动,可关注我们“浦东国际人才港”公众号,或者添加小浦(微信号:pitc2016),加入我们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