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详情
阔别一年的上交会将展出哪些浦东黑科技?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4日 来源:科Way公众号

科学技术在浦东创新的土壤里扎下了根,市场的春天一到便开花结果。

“我将在上海首先创建一个全世界最具规模、最先进的1000万支储存量细胞库。”

三年前,原能细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瞿建国立下了flag。

 

4月15日-17日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下简称上交会)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而瞿建国所说的国内首个无人值守全自动5G细胞库,将通过远程实时互动的方式首次参展,此外原能细胞自主研发的细胞自动化存储设备也将得到展示。


1、国产自动化细胞存储设备走出国门

因为疫情,医疗卫生体系机构的细胞生物样本存储设备需求增长较快。“当前细胞存储设备自动化空前高涨,且国产设备前景良好。原能细胞希望通过上交会平台扩大产品知名度,加强公共卫生疾控中心等下游客户的信息交流。” 原能细胞科技集团副总裁兼市场总监韦嘉说到。

 

“我是农民,粮食种得好,关键在种子,而细胞就是大健康产业的种子。”2014年7月,已经60多岁的瞿建国看好细胞产业在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率领技术研发团队开启了人生中的第四次创业。创业期间,瞿建国作为一个业外人士,日夜学习,向科学家、医学家求教生物知识,向科研院所学习可行性。

 

据了解,原能细胞将在上交会展示BSN系列设备的模型样机,并将在现场利用5G通讯技术与远在张江的细胞存储样本库进行实时交互。

 

自动化的细胞存储设备能够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原能细胞相关人员表示,在实验室,如果人为存取细胞样本时,细胞样品将从-196℃深低温环境上升到20℃左右的室温环境,对细胞活性带来极大损害。

 

原能细胞团队自主研发了全自动深低温生物样本存储系统,尤其是蜂巢式深低温独立单元存储结构,能够实现防辐射、避光、不结霜冻、温度均衡,并提供更好的无氧低温存储环境。

如今,原能细胞的自动化存储设备已经出口到日本、美国,并在国内外申请了290多项专利。免疫细胞和干细胞存储也将影响细胞药物的质量。随着细胞治疗成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关注焦点,原能细胞成为国产自动化细胞存储设备自主研发、走出国门的典型代表。


2、免接触黑科技亮相上交会

包括原能细胞在内,防疫期间浦东新科技产品同时亮相上交会。

什么是全息?

“空中无介质光学成像、免接触、空中操作、支持语音、3D手势交互、操作内容可以编辑定制”这是衍视科技创始人CEO石景华的答案。目前,衍视科技主攻汽车和消费电子两大领域,后者未来3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疫情催生了新的技术应用需求,拓展了市场领域。原先,位于浦东软件园的衍视科技研发的全息显示技术应用于汽车智能座驾。因为疫情,商场电梯出现了免接触操作的需求。去年4月,衍视科技开始针对电梯免接触产品。

 

免接触式电梯全息产品可以通过点击空气中的按钮图像即可实现电梯控制,达到免接触效果;用中/英文语音控制,说出你想去的楼层,即可轻松到达目的楼层。

经过一年多的持续研发投入及市场探索,免接触全息梯控系统产品线于今年3月实现量产,并获得国际CSA认证,远销海外。

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衍视科技开发的免接触全息显示技术针对各种公共场所开发出多种免接触智能操作终端。除了电梯,衍视科技也正在开发针对全息展示、全息查询机、智能音箱、智能卫浴等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

据分析,目前全球的传统触摸屏、物理接触按键存量数十亿套。在车载、工控和消费电子领域,衍视科技可以针对各类行业客户对触摸屏及智能交互升级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可落地方案,利用免接触全息技术进行前装开发,和后装改造等。

“无接触”式智慧医疗

同样是在疫情激发的需求,医院“无接触”式智慧医疗服务、感控成为避免医院和患者交叉感染的刚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是阻断或最大程度减少病原体在人际间传播,其中感控、诊疗、护理和消毒是重点环节,非接触式无人作业是发展方向,智能化机器人的应用是有效手段。

浦东科技企业钛米机器人研发的非接触式柔性物流管理系统及医疗服务解决方案就是这样的案例。

 

在钛米机器人的两个大屏上展示了机器人产品在全国各地医院的执行任务情况。去年一年,钛米机器人研发的多款机器人全国发出1000多台,产品在上海的大多数三甲医院得到应用。值得注意的是,钛米机器人基于智慧医疗和城市数字转型的需求,从医院物流机器人和消毒机器人应用场景采集数据,形成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系统,从而提升医院的运营管理效率。

 

钛米机器人从医院运营管理角度出发,通过“机器人模块+高通量垂直传输模块+物流决策管理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无人化”的院内医疗物资运输管理系统。



声明: 以上新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果存在知识产权相关异议,请联系58336316,本网站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