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详情
端午节 | 云上共享六月第一波文化精彩

图片

端午,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犹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夏历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又称重五,也称重午等等。浦东地区亦称“端午”为“当午”。端午节的习俗各地不尽相同,主要是因各地有关端午节的典故不尽相同。实际上,端午节是一个融文化、饮食、卫生于一体的传统节日。

端午习俗

01祭祀

祭礼在华夏五礼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历代礼典、正史礼乐无不依正朔周制将祭祀之吉礼列为首位。在端午这天祭祀爱国先贤屈原,是示敬,是感怀,也是追忆。

02赛龙舟

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03舞龙

舞龙又称“玩龙灯“,源自人们对龙的崇拜,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祥瑞的灵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在古代每逢喜庆节日都会舞龙,后来这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到现在,人们还会在端午以舞龙的形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

04端午食粽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很多人爱在粽子里包红枣,谐音为“早中”,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

据说吃五月端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图片

05佩香囊

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新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可做成不同的形状。香囊在古代还作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

因香包都是手工缝制,一针一线蕴含了很多的深情挚意,把它当做礼物送人,是一份很真切的心意。如今香包成为了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06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时值仲夏,南北气候湿热,蛇蝎出没、疫病流行,人们受到恶劣生存环境的威胁,期盼生活的顺利与平安是每个人的心愿,这也是端午节被凸显的最初原因。

在端午节,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悬于堂中,还可制成花环做佩饰,用以僻邪驱瘴。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点朱砂,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07点朱砂

在端午节给孩子额头上点上朱砂,寓意孩子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在孩子额头画”王“字,其寓意着为孩子驱除灾害、瘟疫,象征着喜庆、吉祥。

图片

08跳花柱舞

花柱舞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古老的东方,人们在山林找回一颗高大的无花果树,去皮,在树的一头系上七彩绸带,装饰花环,另一端矗立于地,所有人按照特定的舞步和音律以彩带缠绕树干,当音乐结束后树干就变成一棵漂亮的花柱。

后来人们跳花柱舞用以祭祀树神、谷物神,庆祝农业丰收及春天来临,丰富多彩的色带代表着七彩的祝福。

09栓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6月,我们的城市已经苏醒,带着烟火气的熟悉生活回来了!

“悠悠艾草香,浓浓端午情”,今年的端午,对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来说,似乎变得很不一样!

为了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引领市民群众尽快回归正常文化生活,让我们用云上精彩文化活动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温润市民心情,助推社会全面复工复产。

图片

你知道吗?浦东非遗和端午节也有故事。吃粽子素有咸甜之争,那浦东人在不同时期都吃什么口味的粽子呢?6月4日上午十一点,FM100.1《文明N次方》带你走进端午节的“多元宇宙”。同时,节目中设有互动问答,答对有惊喜。

点此查看视频

除此之外,还有端午民俗云体验活动

等着你来哦!

点此查看视频

6月3日下午2点,

锁定文化上海云平台

观看网络直播 共享精彩活动

(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



活动共分四个板块,分别是“课·走近端午”、“享·国粹中医”、“工·潮流手作”和“礼·蒲艾驱疫”。

Part 01

课·走近端午

图片

图片

邀请民间资深文化人士为大家带来一堂端午岁时的礼俗文化微课,细说端午的由来、演变及深深嵌入中华文化基因的内涵。

Part 02

享·国粹中医

图片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专业医者分享市民关心的中医方面的防疫常识和技巧。

Part 03

工·潮流手作

职业点心师与大家一起体验香粽、香囊的制作技艺。

Part 04

礼·蒲艾驱疫

图片

为大家带来一场颇为经典的传统文化(菖蒲艾汤)祈福仪式。

本次活动将重点聚焦端午文化中驱疫、祈福的重要特点,体现传统文化在民间的传承、喜好与表达。同时,希望通过活动,传递一种信念,这座城市必将重回人潮涌动、车水马龙的繁荣繁华,再现激情澎湃、人人向往的生机活力。

本次活动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浦东分院和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共同协办。以上内容经小编整合,仅供参考。

声明: 以上新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果存在知识产权相关异议,请联系58336316,本网站会第一时间删除。